医药企业该如何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创新发展?

最新的研究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同期中国GDP达到91.9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4.8%。将数字经济规模按可比口径计算,数字经济实现名义增长20.9%,占比提升1.9%,预计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能达到50万亿元。数字经济时代降临:市场潜力超 50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正在提速。


图片


从数字经济的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部分的规模达到24.9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达到79.5%,这表明中国正有大批的企业正在从业务、技术、产品、服务等维度进行数字化升级。


相关研究报告对目前主要行业的数字化总体发展情况与行业增长情况进行梳理后发现:医药行业保持较高的行业增长率,市场增长率约10%,但是整体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整体评分不到15分,长期高速增长及现阶段低数字化对于医药行业数字化是一个机遇也是挑战。


那么,有哪些数字化转型方法以及医药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图片

1.如何布局数字化营销,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销售效率?

2.如何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医疗战略?

3.如何实现从“要素数字化——流程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演变路径?

4.药企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实现产品定制化服务?

5.后疫情时代:医药企业如何加速从医药IT应用向医药DT应用演进?

6.数字经济时代下,该如何确保数据安全?

7.未来医疗趋势——探索个性化医疗发展。

8.如何为您的产品选择合适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图片

数字医疗与全渠道营销峰会(11月22-23,上海),将从政策解读+商机、数字营销转型、医疗健康专场和全渠道营销策略、新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个性化医疗发展,探讨如何为您的产品选择合适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助力布局数字化营销,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销售效率以及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医疗战略。本次峰会参会者大部分是知名药企、器械top公司,参会企业覆盖制药、医疗器械、保健等行业,他们来自数字化、营销、IT、商务、战略、研发、产品等部门总监以上级别的高管,本次峰会将帮助您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探索营销策略以提高您的投资回报率。


图片


医药企业为什么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


1

驱动:多重因素推动下的医药数字化浪潮


因素一:政策东风已到,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从2015年开始,医疗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各类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发布。通过政府文件、公开资料等渠道对医药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政策进行了收集、整理及分析,我们发现政策正朝着以下方向推动:


图片


研发生产层:鼓励优质创新药品研发、对优质创新药实行优先审批、深化审评改革解决再审药品积压问题、完善药品全流程监管。


医药商业层:健全可靠的药品监控追溯体系、降低药品流通成本、鼓励药品由院内流向院外市场。


医疗服务层:实行医药分开、制定并鼓励“互联网+医疗”、推进分级诊疗。


医药消费层:从医保体制层面保障患者用药的刚性需求、从药品供应及支付两个方面降低医保报销成本,减低医保支付压力。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医疗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另一方面,随着医保局的成立和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等系列政策的出台,控费降价成为了医药改革的主题,这将倒逼药企采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因素二:行业破茧重生,找到关键节点,解决关键问题

1.医药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全景图

中国医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探索,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主要包含医药制造及医药流通两大领域,整个流程包含十几个关键流程以及众多参与主体。


医药制造领域:指药品从原材料到最后药品的成型,是一个从“0”到“1”过程,涉及医药原料供应、医药研发及最后的医药生产三大环节。


医药流通领域:指药品批量生产后,药品从药企到最后面向用药群体的过程,涉及医药商业、医药营销及医药服务三大环节。


2.医药全产业链需解决重点问题

尽管医药行业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但是各个环节中的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两票制的实行、医保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打破以药养医、医药代表等传统模式,价格、成本等市场因素将倒逼医药产业中各个关键环节的企业进行自我救赎,通过创新实现破茧重生。


图片


因素三:市场空间,医药数字化市场潜力可期

中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955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1500亿元(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7%,中国医药市场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传统医药模式仍然是目前行业的主要形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政策以及产业的推动下,医药数字化程度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传统医药将会快速向数字化靠拢,同时数字化又将拉动医药进一步加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图片


2

”疫情”冲攻:时势造英雄


新的社会习惯正在快速成型:当医院无法满足就诊开药的需求,患者正流向互联网平台及药店


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坚战里,整个医疗行业无疑面对一场压力极大的考验,随着疫情的发酵,这些困难与变化也很有可能成为整个医疗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与加速器。


中国的传统就医习惯是直接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但是在疫情下,尤其是湖北地区线下医院成为高风险区域。在疫情期间,许多医院投入大量资源和医疗能力收治新冠患者并暂停或暂缓了部分常规诊疗服务;同时,普通病人为避免风险也选择少去或尽量不去医院。这将许多无法出门或不愿意在疫情期间去医院就医的患者推向了线上就医。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除湖北外)医院就诊人数减少约40%。


图片


医药数字化契机:1.数字化医药解决方案需求大幅增加;2.药店重要性提升。


新技术进一步加速落地:当临床试验项目和供应链中断,医药企业顺势而为制定长远的应对方案。


图片


医药数字化契机:1.数字化技术在研发端落地加速;2.供应链管理升级。


压力下的医药行业自我升级:医疗预算减少、药企销售收入减少、政策进一步加速


医疗预算减少:2020年,新冠疫情将会对经济及医疗支出造成负面影响,市场对此已经形成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0年中国的整体医疗支出预算增速将会减缓甚至支出减少。


图片


财务司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部门预算大幅下降,各类医院预算降幅在26%~53%之间,其中公立医院预算下降29.11%,综合医院预算下降41.80%。


药企销售收入减少:疫情期间,除湖北外的医院就诊人数减少约40%,目前依旧无法恢复至疫情前的就诊量,就诊量的减少直接导致院内处方量的大幅度缩水。同时,我国药企从2月开始线下活动全面停摆,其中线下拜访停摆超30天,线下会议停摆超60天。药企线下活动大幅减少及医院就诊量的减少会严重影响了药企的销售情况。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50%~80%,第二季度有所回升达到往年同期70%水平,综合来看全年整体销售或不足2019年的80%。


医保改革进一步加速:在疫情爆发前,政府已经出台《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该政策的推出,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报销规则和标准,对药品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流通提供了保障。而在疫情爆发后,省市级层面的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快。


图片


医药数字化契机:1.医药企业成本控制成为关键;2.药品价格严控。


以下我们将详细解读在“后疫情”时代,医药领域相关企业是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来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3

模式:医药行业数字化新形态


外界因素推动医药产业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


图片


医药数字化创新不是局限于某个环节、某项技术,而是站在产业链全局视角,全流程、多项技术融合的创新。从医药原料供应到最后的医药服务,数字化创新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架构和价值链条,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图片


传统医药产业链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赋能、重构及优化来打破传统环节之间的壁垒。结合前面我们梳理在医药制造领域及医药流通领域这两大关键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数字化产品的功能进行了梳理,目前数字化技术在医药场景中的应用主要有三大路径:

01

数字化研发

技术赋能,创新药物研发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能有效降低研发失败风险,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02

数字化生产

智能制造,保障药品质量稳定。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医药生产环节的可视、可控和智能化,从而保证药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持续改进药品质量。

03

数字化营销

合规背景下,实现多渠道营销。通过互联网医疗、虚拟代表等数字化营销方式触达更多客户,通过线上业务闭环实现药品消费转化,为药企提供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以上三条路径能够解决医药制造领域及医药流通领域这两大关键领域中医药研发、医药生产、医药商业、医药营销及医药服务等环节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产品创新?


1

赋能科学研究: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成功率

目前,数字化技术赋能科学研究的应用主要以新药研发数字化、临床管理数字化为主。比如微软与瑞士药企诺华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研究人员将结合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和诺华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专长,加速新药的研发。诺华计划将微软的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于整个药物研发过程,包括研究、临床试验、生产、运营和财务等环节。


图片


2

重构企业运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目前数字化技术在重构企业运营方面的应用以数字化生产、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电子处方流转及医药数字化营销四项数字化产品需求度最高,已经实现相关技术落地。比如微软联合其智能仓储物流服务生态合作伙伴Geek+(极客家)为国内某知名的医药生产企业提供智能供应链服务。利用微软Azure的数据与服务化能力,构建新型供应链平台,打通内外系统,从而集成数据价值,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端到端的可视化。


图片


3

优化用户体验:满足临床需求,改善用药体验

目前数字化技术在优化用户体验方面应用以数字化医生服务及数字化患者用药服务为主。例如微软针对疫情期间医生工作压力负荷加强、工作难度加大等问题,推出了其首个针对特定行业的云产品——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护理人员能够安排、管理和进行患者的虚拟就诊,并提供相应服务,进一步增强患者沟通、护理团队的协作和管理效率。


图片


以上是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新药研发、临床管理、医药生产、供应链管理、处方外流、医药营销、医生服务及患者服务这八大关键环节,供药企参考。

4

数字化时代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向


医药行业的数字化创新是全产业链、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涉及到研发、生产和医药流通等各个环节。在价值层面,医药行业数字化创新的主要目标是赋能科学研究、重构企业运营及优化用户体验。


未来,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赋能行业发展,重塑医药产业链格局,实现要素、流程以及服务的全面数字化。这给医药行业的企业创造了市场契机,企业应该明确市场定位,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数字化战略布局,在医药数字化浪潮中构筑竞争优势。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能够加快新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改善患者体验,为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图片